為了讓更多人理解野地教育在台灣的實際發展,並創造相關領域工作者在理論與實務上的更多交流與滋養,我們第一次嘗試規劃並舉辦這次的論壇與工作坊,包括早上與社工師、學校教師、野地教育帶領者的主題論壇交流,以及下午的亞成鳥青少年野地教育計畫與輔導員培訓計畫的分享交流,我們邀請了許多同時具備熱情與專業的講者與大家分享,分享會也會帶領參與者身歷其境感受野地教育的魅力~
論壇ㄧ 09:10-10:10
野地教育融合社工實務:助益與反思
在社工專業上,如何結合野地教育的實務挑戰與對策,以及對個案與社會工作的創造什麼助益與個人與專業上的反思?
與談人:
陳貞秀(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秘書長)
講者:
羅莉婷(財團法人孩子的書屋文教基金會社工師、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社會工作二年制在職專班
兼任講師)
李旻融(宜蘭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社工師)
論壇二 10:15-11:15 公私學校視角野地教育:應用與前瞻
一般學校分別包括公立與私立學校,如何理解與運用野地作為教育的場域?具體的案例分享,以及面對的挑戰、策略與前景?
與談人:
廖宏哲(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理事、關心孩子教育的爸爸、台新金控不動產副總)
講者:
古國駿(台北市私立靜心高級中學探索體驗中心探索體驗教師)
黃馨慧(國立基隆女子高級中學體育科教師及戶外教育增能及共備社群發起人、戶外及海洋風險管理初階講師、QPE休閒性運動課程研發教師)
論壇三 11:20-12:20
野地教育帶領者的滋養:挑戰與展望
身為一位野地教育第一線的帶領者,如何滋養自己的能力與能量?帶領過程中面對的挑戰有哪些?面對的策略?對於未來的期許與看見?
與談人:
黃仲甫(台灣生態登山學校常務理事、曾任台灣暗空協會副秘書長、紐西蘭麥肯錫暗空保留區戶外冒險嚮導)
講者:
高曉珊(台灣生態登山學校亞成鳥計畫專案統籌、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碩士班)
陳冠儒(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第16期輔導員培訓課程專案統籌)
【下午場一】2024亞成鳥分享會 14:00-16:00
亞成鳥計畫以國內青少年安置與輔導機構內的弱勢青少年為主要服務對象,包括保護管束機構、中途之家、社區服務機構、學校輔導室等。帶領青少年走入遠離文明的山區,跨越原有的舒適圈,從團隊中學習互助合作與戶外的技能,重建孩子與成人世界的正向關係,並將正向經驗引導到對自我的認同。今年我們與7個青少年單位共60位少年,經歷了1380公里的野地探險,與您分享他們的故事!
【下午場二】2024野地教育輔導員分享會 16:00-17:30
為期半年的野地教育帶領者培訓歷程,包括最後12天四季到南湖的野地課程,與您分享成為一位野地教育帶領者經歷的學習歷程,以及視野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