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是阿展。秋天的10月是收穫的季節,也是適合沉靜下來的季節,在經歷了夏季的活躍之後,你是否喜歡一個稍微空白的時間,讓自己的心重新回到透明清澈?由生態登山學校主辦的第二屆野地教育工作坊就在這樣九月底的秋季氛圍之中,我們試著從孩子拍攝的黑白照片中,與所有參與者再一次的梳理了自己與孩子、與人們、與野地以及與自己的關係,也透過與機構管理者的對談,再一次的試著尋找與確認亞成鳥計劃以及我們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定位。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世界,然而,有時候,每個人之間似乎也存在著許多的彼此重疊,在野地之中,或許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機會,一瞥這樣的真實。

台灣生態登山學校 共同創辦人 連志展
看見亞成鳥的眼睛
從逆境少年自己拍攝的黑白照片開始
每個人的眼睛所看見的世界,都是不同且獨一無二的,尤其是亞成鳥逆境少年的眼睛,相對於我們一般成人的眼睛,我想應該會看見許多很不一樣的風景與感受,從這樣的構想出發,我們在今年的亞成鳥計劃過程中,以及今年的野地教育工作坊,試著讓亞成鳥逆境少年們的視野,可以被更多人看見、被更多人理解。

今年野地教育工作坊的上半場,我們與亞成鳥們以及參與工作坊的夥伴們,一起走進每一位亞成鳥在野地之中的眼睛,在山裡的心。
我願意捐款贊助野地教育工作坊
紮紮實實長出來的
真實的東西
野地教育工作坊的下半場,我們邀請了與亞成鳥計劃合作多年的青少年機構一起座談交流,聊聊這樣的野地探險經驗,對於機構、對於社工、對於孩子,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又可以如何繼續往前走?

花蓮的凱歌園已經與我們在亞成鳥計劃中合作了第五年,凱歌園接納了需要被安置照顧的青少年男生,無論是對於這個年紀的孩子或者對於機構來說來說,這樣的環境與過程,都必須面臨許多挑戰。雖然亞成鳥計劃無法在第一線協助到機構與孩子,但每年一次5-7天的野地探險課程,卻已經成為凱歌園年度的重要活動,而這樣的課程或者野地經驗,對於凱歌園這樣的機構來說,這幾年來又是創造出什麼樣的意義?

凱歌園主任祥瑞:「野地教育的創新的地方在於,它是把孩子放進一個真實、但是不確定的情境裡面,讓他們能夠去面對風險、面對困難、面對團隊的挑戰的時候,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這種設計,它本身就是一種價值的實踐,我們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需要給他們空間去嘗試。這樣的東西如果放到職場體驗之中,可能就會是要求產出、要求要照著SOP去做,根本不會有機會讓孩子去嘗試、去創新,要求的就是要把成品做出來,把我要的東西做出來給我。但是如果真的要用社工的角度去切入的時候,野地教育獨特的地方是在於,它能夠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以及一種關係的信任,所以在野地教育之中,我覺得這二個東西是一個非常非常棒的價值的存在。」

對於青少年階段的孩子,如何找到自我存在的意義與定位,以及如何在關係中獲得信任與被信任,無疑是影響著青少年以及青少年機構與社工們,很重要的面向。但是在亞成鳥計劃中,我們又是如何創造或提供出這些影響力呢?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標籤化,但是你要去看孩子在這些標籤之後,到底隱藏了一些什麼東西?然後在野地教育裡面,它讓孩子發現他也可以被需要、被依靠、然後發現自己也能夠去幫助別人,這都不是他在課堂上或其他地方可以被講出來的東西,而是透過真實的情境與過程中長出來的東西,而這個是亞成鳥計劃才能夠真真實實被提出來、帶給孩子紮紮實實長出來的真實的東西!」

如同祥瑞主任所看見與感受的,亞成鳥計劃與一般的課程或活動最大的不同,或許就在於「真實」!雖然野地探險並不屬於日常生活的真實情境,而是被刻意規劃與安排出來的一個獨特的情境,但是在這一個特殊的情境之中,所有人,包括孩子、社工以及輔導員,在面對真實的野地環境與風險的時候,只能更加真實的去面對,不僅面對環境與隊友,更包括了面對自已,而當孩子在這樣的情境之中,原本處於弱勢需要被協助的社會位置,卻反而翻轉成為可以提供協助與支持力量的角色與位置,這樣的經驗,對於孩子與社工來說,都是一種真實的經驗,而因為真實,所以才有機會與能量繼續延續與轉化。

「所以我覺得教育並不是要把它做的多花俏,而是在環境之中,讓孩子可以真的去體驗到去學習到,亞成鳥計劃的野地教育讓孩子感到自己的生命有力量、有價值,這也是我們每年持續參與亞成鳥計劃最重要的原因!」

期待亞成鳥與凱歌園的持續合作,可以繼續帶給更多的逆境少年,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有力量、有價值。
定期定額支持逆境少年贊助亞成鳥計劃
從他最自然的東西產生出來的
才是最珍貴的

相對於花蓮的凱歌園,位於台北的放心窩社會互助協會的孩子與社工,對於亞成鳥計劃與野地教育課程,似乎就又有另外不同的觀察、理解與感受。

放心窩執行長子奇:「...如果都是用『有用』與『沒用』的主流視角,對我們服務的兒少來說他們不一定會買單,因為他聽過太多這樣的東西了,他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會在社會上顯的格格不入,或者找不到成就感,因為主流課程不會認可他在非主流方面展露的才華或天賦。

例如我們機構中的某一位男生,他在社工跟他聊天的時候,他原本以為他不能或者說已經很久無法跟不認識的人在短期內建立關係,可是他在這次他的第一次爬山當中,他覺得他可以打破他原本的這個自我侷限,我覺得這才是最珍貴的的東西!它不是用社會上認為有用或沒用去評斷的,反而在這個看似沒有結構、很能夠恣意揮灑、可以本性出演的情況下,他才能夠覺得這個東西是他的,不然其實在這個只強調『有用』『沒用』的架構下,這個其實很聰明的小孩其實很清楚身邊的大人要他扮演的角色是什麼,也可以聰明到去扮演這些被期待的角色,可是這些是他們以後想要塑造自己的人生是種要的東西嗎?可能不一定。

可能是從他最自然的東西產生出來的才是最珍貴的,但是所謂自然的東西在哪裡,我也沒有答案,但是至少野地是一個自然的東西.....」
相對於一般學校的知識或技能課程,或者是職涯體驗課程等等,在野地裡的探險經驗,似乎很容易被家長或社會主流歸類於「只是去玩」或者「沒有生產力」的一種玩樂。然而對於放心窩的社工與孩子來說,亞成鳥計劃提供與創造的野地經驗,也正因為它與一般社會的框架與經驗不同,反而產生了更珍貴的效果。

每一個人,每一位孩子,都有屬於他的天賦、才能、善良與美麗。這是我們相信的真實,但是在主流的社會中,這樣的真實常常會被遺忘與忽略。亞成鳥計劃一直以來,透過野地探險過程,與許多帶著同樣價值與信心的機構,一起讓更多的孩子,也可以如此相信。
贊助野地教育工作坊持續舉辦